107月

真性自美——何家英艺术作品云上展览

作者:展览部 发布日期:2020-07-10 阅读:4,129 次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

承办单位

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

媒体支持

中国美术报 今日头条

腾讯新闻 点滴艺术

艺术市场杂志 艺术向导

荣宝斋在线 雅昌艺术网

新浪收藏

策展人

郭坤 王志英


序言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在这非常时期,医务工作者战斗在一线与病魔展开激烈的较量,我国的文化工作者也没有停下艺术创作的激情,传承着中国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心理健康、和谐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高品味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此特殊时期,为了使艺术文化传播不受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特此推出《文化自信——艺术名家绘中华·云上展览》,通过线上云看展形式推出知名艺术家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体现新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将优秀艺术作品和书画知识引入校园,为广大师生及艺术爱好者提供更多领略艺术名家风采的机会,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作为百年名校设立的专业书画艺术机构,启功书院一贯把“文化意识、学术品味、艺术境界、责任担当”作为开展艺术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面向未来,书院将充分发挥文化品牌优势,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师大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何家英

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等。


▲何家英作品/大凉山女人/65cm×57cm/2015年

▲何家英作品/丹巴丽人/160cm×70cm/2007年

▲何家英作品/贵州写生·梭嘎/49cm×37cm/2015年

▲何家英作品/牧场情歌/116cm×69cm(附局部)/2019年

▲何家英作品/塔合曼的牧场/70cm×70cm(附局部)/2019年

▲何家英作品/朝露桑/200cm×148cm(附局部)/1992年

▲何家英作品/沧桑/54cm×42cm(附局部)/2000年

▲何家英作品/岁月的遗痕/45cm×37cm/2015年

▲何家英作品/岁月年轮/145cm×80cm/2017年

▲何家英作品/闲日/34cm×64cm/2009年

▲何家英作品/大山的母亲/45cm×37cm/2015年

▲何家英作品/毛泽东北戴河吟诵图/197cm×142cm/2015年

▲何家英作品/杨开慧/165cm×102cm/2011年

▲何家英作品/秋冥/203cm×151cm/1991年

▲何家英作品/舞之憩/195cm×115cm/2006年

▲何家英作品/十九秋/110cm×170cm/1984年

▲何家英作品/初春/100cm×66cm/1993年

▲何家英作品/出浴/115cm×86cm/1987年

▲何家英作品/米脂的婆姨/230cm×80cm/1985年

▲何家英作品/幽谷鸣泉/94cm×63cm/2013年

▲何家英作品/酸葡萄/175cm×245cm/1988年

▲何家英作品/余韵/189cm×115cm/2009年

▲何家英作品/胜利女神/214cm×132cm/2008年

▲何家英作品/绣恩人/53cm×45cm/2018年

▲何家英作品/宅悦/团扇/2015年

▲何家英作品/山地/136cm×166cm/1983年

▲何家英作品/魂系马嵬(与高云合作)/160cm×191cm/1989年


肇自然之性 成造化之功

何家英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新事物都是旧材料的新配合,或者是旧事物的新变数。所以,“新创”离不开“旧范”,“旧范”就是“传统”,需要继承和借鉴,这是常识。而唯其是常识,人们容易不假思索地接受,来不及体验它。于是,鲜活的感觉被弃置不顾,继承与借鉴就成了一句空话。

我想强调,要的就是感觉或体验,面对传统,它们是命脉所在。这一点,“常识”无法替代。比如,工笔人物画在晋唐达到了鼎盛,我们可以称之为“晋唐传统”,它是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经顾恺之到李公麟,名家辈出,作手如菠。这其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一条承传相继的发展脉络。但之后,这条脉络显然如桐丝无续。宋以后的人物画分明是愈来愈萎靡。这里深刻的原因何在?我想,不是因为后起不继,或者宁创不述,自为格局。其实,后起者还在继承着,但立足点不对,那就是感觉和体验被彻底漠视了。于是继承下来的就只是一些形式套路,它们被一遍遍仿效、把玩和演练,陈陈相因,所以积重难返。

我在一篇小文中曾谈到晋唐传统的重要性:它所创造的艺术范式是从画家们切身的感受出发的。“移生动质,凝神定照”,这其中所历,就是反复地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其实也就是感觉和体验的过程,谈继承与借鉴,这才是触到根本。

古人讲“写生”,讲“谛视熟察”,讲的就是感受和观察。有此前提,才可能“夺造化”或“补造化”。这其中,画家的思想、才情、学养、功力决定了他感受和观察程度的深浅,也决定了他表达的丰狭。这就是所谓风格面目,所谓独特性,它们在本质上都与形式套路相左。借用康德的话:美的创造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所谓“无目的”,就是没有外在的强加,能够摆脱形式套路,所谓“目的性”,就是独特的个人创造性。我以为,它可以作为晋唐传统的理论注脚。而在这个基点上谈继承,无论如何都无懈可击。反之,我们可以将把玩形式套路的“继承”叫做“有目的的无目的性”,即是指失去了感受性和创造性。

对于另一个传统——五百年来的西方绘画成果的继承与借鉴同样如是。五花八门的理论,莫名其妙的主义,在我看来都是些“大道理”,了解它们自有必要,但感受和体验更为重要。切不可流于追随和空谈。西画长于观察和感受,这与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关键在它的认识论的哲学背景,使它更加周致和科学,研究起来益人神智。而留存下来的大量西画作品,都更直观地给我们以实践的参照,我们的绘画感觉因此得以充分挖掘。敏锐的感受力,深入的认识过程,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美的源泉并由此创造出新的绘画语言。

当然,借鉴西方,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学”因素要用心体会。因为毕竟我们是在画人物。林语堂先生曾概括说:中国的艺术冲动发源于山水画,西方的艺术冲动发源于人体。这种归纳大致可信。但也可以做些补充,我看,至少是说这番话时林先生没给晋唐人物画一个恰当位置,所以有所不妥。万古不移的“传神论”就是晋唐人物画对世界美术史的伟大贡献,那个“神”字——神采、神情、神理、神韵,就生发于晋人对人物的品评研讨之风(见于《世说新语》)。它包含了对人的外仪和内质的全面把握,值得认真研究。至于西方艺术,与其说是对人体的冲动,毋宁说是对人性的开掘。这仍和西方的认知传统有关。“认识论”是求“真”,把握真质诉求真理,这种哲学思路,使艺术不去空谈价值,而直截了当地揭示真相,于是人性的善恶美丑,生命的可歌可泣,忧患和安乐,存在与虚无,生老病死,爱恨情仇……都被淋漓尽致地揭示与表达。那是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一切都是心灵发生作用,比诸中国人物画“助人伦,成教化”的道德高调,特别地显出真实不虚,这种“人学”最应该得到继承与借鉴。

如上两点,并不一定能阐明我一直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但我的艺术或学术“路数”都与此相关。这里我没有涉及“技术”问题,不是说它们不重要,相反,我在艺术上的哪怕一点点的突破,“技术”都具有非此不可的关系。只是我深感技术问题不能离开思想境界,或者说,如果缺乏艺术或学术因素,任何技术上的发挥都不免匠气或俗气,要不就是灵飘一转或者昙花一现。